Search

【大有梯田公園新風貌 共融式設計與居民參與不可少】

昨天智翔參與了「南崁都市計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大有梯田公園新風貌 共融式設計與居民參與不可少】

昨天智翔參與了「南崁都市計畫區公二公園」的說明會,這個公園預定地位於大有路後方的大有消防分隊旁邊,目前的現況是以樹木和長草叢為主,裡面有一座民宅和寺廟的舊址,在里長的協助溝通之下現已搬遷拆除。

智翔以前也曾居住在大有路一帶,在這裡經歷了成家與孩子出生的人生階段,尤其當年與小孩外出散步常苦惱親子空間的不足,因此對這片公園的設計規劃,特別有感觸,下面先幫大家整理了三個區塊的規劃重點:

第一區是梯田區,因為這塊水土保持區在過去曾有梯田景觀,現在都已經長滿草了,未來預計要恢復成梯田風光,由旁邊的宏善寺信眾來耕種,也因此鄭市長在今天的說明會稱這個公園為「大有梯田公園」。

第二區是共融遊戲區,共融式設計的概念目前正慢慢被納入桃園的公園設計中,但落實不易。據主導設計的東海景觀王玲鈴老師所說,這個公園絕對不會用罐頭遊具,還邀請了來自新加坡的設計公司,來設計這塊共融遊戲區,但是設計內容還沒辦法提供給民眾參考。

第三區是多目標使用的三層樓建築,預計要納入市民活動中心、公托、幼兒園、和長者關懷據點。

智翔的看法是,大有路兩邊人口密集,增加附近居民的活動空間是美事一樁,尤其是公托、公幼和長者關懷據點,在已高度開發的都市計畫區內,每每因覓地不易而難以設置,和公園、學校、甚至停車場用地等結合,恐怕勢不可免。

但是我們對於公二公園的設計,仍然有幾點建議和呼籲:

1、梯田區的景觀,若要復原過去風光,希望能和現地植被和水源結合,盡量減少水泥與人工化的措施,讓現有的自然景觀可以獲得最大限度地保存。

2、共融遊戲區要如何和社區和自然景觀共融?居民是否有參與式設計的機會?在桃園力推共融式設計的公園適性發展聯盟也十分關心,在我們在現場詢問工務局景觀及防災科高必嫻科長後,科長表示會讓居民參與,這點我們樂觀其成,未來智翔也會一起參與監督!

3、闢建過程中,希望能盡量減少樹木的砍伐,根據王玲鈴老師所說,只會砍伐直徑在3公分以下的雜木,遊戲區和多目標使用的建物,都會設置在原有的民宅和寺廟舊址上,避免破壞到植被和林木。昨天會後智翔觀察到許多附近的居民圍著王老師和高科長提問,幾乎都與如何保護現況中的自然林木有關。未來在公園施工的過程中,能否兌現承諾,我們拭目以待!

#梯田公園
#共融式設計
#來吧新世代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市政研究、選民服務、法律諮詢
View all posts